這章講的是學佛的態度。
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
學佛
我一開始想學佛法,被超多的書籍嚇到,說真的看一輩子也看不完,所以想分享從零開始學習的過程,希望能幫助像我這樣白紙一張的朋友。
▌聖嚴法師以自身讀佛經的經驗來講述,從年輕到年長的心態轉變。
目前一般文章,學術味道太濃厚,而抄的成分太多,消化的少。
假如希望人家理解佛法、佛學,也要先自己充分理解以後,再告訴人家。
經典不是教人用來當學術研究的,而是教我們修行,有多少行持,才能對經典理解多少,有了修行的體驗,才能理解佛經裡每句話的真義。
中文的佛經從梵文譯成中文時,都是由有修行的三藏法師來主持,現在的人對佛學有研究而無修持,理解出來的東西自不會很好,只能從字面上翻給外國人看,無法充實佛教慧命,總有一層隔膜。
▌聖嚴法師點出了現代部分佛學書籍的一大弊病。我第一個想到的例子是林清玄。
所以學佛需要體驗。(不是看看書而已,必須要親身修行實踐)
▌哪些修行?離欲/持戒。發心。信受奉行。(接下來的章節「在家居士如何學佛?」有更詳細的介紹)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
一、學佛要有出離心
一開始提到蜻蜓點水,沾醬油式的學習。今天覺得密宗很好,就趕快找師父灌頂;明天發現禪宗很棒,馬上加入禪七學堂。
問題是掛羊頭賣狗肉的人很多,禪和道分不清楚,禪和瑜伽也分不清楚,禪和靜坐也分不清楚。
▌什麼宗什麼宗的,聽是聽過,但我還沒去研究有什麼差別。我自己的想法是:不管哪個別派,一開始並不是為了故意要和別人有所區別,而是發現這個方法,對自己有效,基於分享而告訴大家這個作法(釋迦牟尼佛也是分享他的開悟)。每個人適合學佛的方式可能不同。我們學佛時,如果超級幸運,一開始就碰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那當然最好。如果沒有那麼幸運,我自己的作法是:從白話文的書籍開始(例如 聖嚴法師 的 法鼓全集 2020 紀念版(線上閱讀))或是 星雲法師全集(有空再來整理到論壇),搭配 YouTube 裡的影片(有些 YouTuber 以廣告獲利維生,我推薦以法師的影片為主,我目前最常看的是 佛光山 各寺廟分別上架的影片)。
修行要一門深入,不要三心二意,見異思遷,看他人學得好而盲目跟從。
修行更不能有患得患失的心,要有明師指點。(一樣推薦找法師,避免找連出家都沒有的禪師)
▌因緣成熟
出離心
出離心,就是不執著、不貪,無貪以後就沒有瞋,無瞋無貪,就沒有愚癡。
愚癡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要貪、要執著?沒有智慧,所以有貪、有瞋。
心出離,離五欲,欲是欲界眾生的大患,離欲才能修道,凡有所貪求皆為欲,討厭也是欲。
五欲跟八風是連在一起的,佛經裡正規的講法是欲,不離欲不能修定。
離欲一定先要持戒,持戒才能離欲。
因為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持戒就是把自己防衛起來,如同用碉堡、用防線圍起來一樣,把自己約束在一個範圍以內,不讓外界的誘惑引起我們犯罪,因為我們這世界的引誘太多太多。
▌和以前的人比起來,現代人接觸到的誘惑,不但更多、更廣,還有許多是演算法刻意設計出來誘惑你花時間金錢在上面的,不管是遊戲還是社群平台都一樣。與其事後花費數倍精力來戒除,不如一開始就設法避開。
講出離,就是離開人間了對不對?不離開人間!
寺院裡常常有句話:「寧可在大廟裡睡覺,不在小廟裡辦道。」
什麼原因?在大廟裡依眾、靠眾、隨眾,你不修行也要修行,再懶的人在團體裡面,人家上了殿,你不能不上殿,人家在念經,你嘴巴不動,耳朵也在聽,人家在拜,你也不得不拜,所以 在團體裡面修行,要比一個人修行好,是助道,有道侶、道伴。
▌發心
聖嚴法師許多文章中,常提到的一個重點:發心。
同樣做一件事,因為發心(動機)的不同,影響修行程度的不同。
「執著」的反羲字
結束出離心這個主題之前,談一下出離。
聖嚴法師用「出離」來代表「執著」的反羲字,還有哪些名詞,可以用來代表「執著」的反羲字呢?
-
放下:意指不再緊抓某事或某人,放開心中的執念。
-
解脫:指擺脫束縛或困擾,獲得自由和平靜。
-
釋懷:心中不再感到困擾或執著,變得平靜。
-
看淡:對事物不再過於在意,看得輕鬆一些。
-
豁達:心胸寬廣,不拘泥於小事,不固執己見。
-
超然:超脫世俗,對事物不抱偏見和執著。
-
淡泊:心境平和,不追求名利或過分執著於某事物。
-
釋然:放下心中的糾結,變得心情輕鬆。
這裡面我覺得「放下」和「超然」都不錯。純粹講「執著」的反羲字,「放下」很適合。但如果後面要加個「心」的話,「超然心」好一些。
或者直接反過來說,前面加個「不」字,那可以試試「不起心」(比「不動心」又好些)。
二、學佛要有慈悲心
不忍眾生苦。
「方便」,本來是一句很好聽的話,是說 以方法去便利人求佛道,這是慈悲。
可是現在把方便變成隨便,方便不是隨便,方便一過了頭就是隨便,一隨便就馬馬虎虎,這樣子一定教不出好的人來。
慈悲二個字,不是姑息,慈悲不是隨便,慈悲是要以智慧來指導你,用恰到好處的方法,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個是慈悲的精神。
菩薩化度眾生的時候,以不同的身分,以不同的方法來教化眾生,慈悲是要講究方法的,不是隨便做濫好人。
金剛,都是威武得很,都是面目可憎的樣子。佛教講慈悲,為什麼有這樣的現象?
菩薩、金剛,這些都是佛度世的方便,都是慈悲。
戒有開、遮、持、犯,主要講的是方法,持戒也有方法,也有方便,不是說一概而論。
▌開、遮、持、犯?有機會再來研究一下。
三、學佛要有菩提心
菩提心(梵語:बोधिचित्त,Bodhicitta)就是 成佛的心:為利益一切眾生而 發願成佛 的心願。
帶領眾生從生死輪廻的此岸,到究竟解脫的彼岸。
菩提(梵語:बोध,bodhi),意譯為覺。大乘佛教中,佛果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
眾生原本就有菩提心、有佛性。
菩提心本來就有的,每一個人都有,人人都有,本來就有,《涅槃經》裡如此講,《華嚴經》也是如此講。
菩提心是我們生活之中的防腐劑,能防止我們生活腐化,能防止我們走入歧途,堅定我們對佛法的信心,健全我們修行的生活。
延伸閱讀:《星雲大師全集》 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 ─ 論大小乘佛教融和的開展
對照 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
根據《翻譯名義集》說,學佛應發三種心:發大智心、發大悲心、發大願心。這就如《成佛之道》說,行菩薩道應發三種心,即:般若心、大悲心、菩提心。
所謂苦諦,因為眾生多苦,所以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所謂集諦,因為苦由業集,所以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
所謂道諦,為令眾生向道,所以發願「法門無量誓願學」;
所謂滅諦,為使眾生證果,所以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
以下為 ChatGPT 補充(僅供參考):
據《現觀莊嚴論》的描述,菩提心具有四種弘誓願,分別為:
-
眾生無邊誓願度
-
煩惱無盡誓願斷
-
法門無量誓願學
-
佛道無上誓願成
菩提心被比喻為各種善行的種子,是修行道路中的根本,也被視為净法之良田、淨水、大地、盛火等比喻。透過發心為利他、求成佛,菩提心不僅引導菩薩成就正等正覺,也促使修行者展現慈悲與智慧,以利益眾生與證得解脫。
在菩提心的引導下,修行者努力實踐六度萬行,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以恆常利益眾生為目標,這就是行菩提心的契機。透過修持菩提心,能夠造福眾生、實現成佛之因,是佛教修行的核心精神。
以上講的是學佛,以下講日常生活 — 第一是平常生活,第二是修行人每日的修行生活。
日常生活
修行生活,離不開戒律。
(一)平常生活,就是平常人的生活。倫理綱常。
度眾生,要先從與自己有關係的人度起,不能度家裡的人,責任在自己,第一,要檢點自己,是否盡到了責任。第二,要看緣,有緣很快就能使人信佛。
(二)修行生活,離不開戒律。
《禪門日誦》是規定每天早上起來,一直到睡覺以前的五堂功課,乃是 藉著念誦,幫助我們收心,指導我們修定。
本文進度
第五輯 佛教入門類 05-01《佛教入門》 下篇:修持方法 學佛與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