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師》業

▌壹、業的定義與輪迴說

「業」,梵語 karman,是「行為」(個人)、「行動」(社會)、「運動」(自然界)或「造作」的意思。

它包括各種行為、所作、行動、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動,或單由意志所引生的身心生活。

佛教把我們身體、語言、思想的行為、造作,稱為身業、口業、意業,合稱為三業

由身口意所造的業,可以決定人生的苦樂禍福。

業驅使我們去造作新的行為,新的行為又會產生新的業。如此輾轉相生,就形成了循環的業力推動圈。

在無限的時空裡生生循環不息,於是便產生了三(累)世因果的「輪迴」說,而這個輪迴的主宰者,便是我們所造的業力。

而這些善惡業力,平時就像種子般埋藏在我們的第八識(阿賴耶識)中,一旦種子遇緣,便起現行,起了現行,自然果報分明。

佛教主張:人的禍福是由自身業力所造,造什麼因,就得什麼果。這個「自業自得」的業報思想,便成為佛教重要的基本理論與特質


▌貳、業的性質與種類

一般而言,業分為身、口、意等三業。

然後,星雲法師又舉了許多業的不同分類方式,我自己是慢慢讀個兩三次,才慢慢稍微理解。

一、善業、惡業和無記業

二、表業和無表業

三、引業和滿業

四、共業和不共業

五、定業與不定業

六、四業

我不打算一一解釋說明,那需要較長的時間,而且我的理解也可能不完全正確。請大家自己慢慢閱讀和體會,相信收穫更多。

我自己有兩個感想和一個疑問:

  1. 佛教用語過多,所以需要常常去查詢諸多名詞的意思。

  2. 各分類方式,如果附上原始佛經出處,應該更有幫助。

  3. 為什麼介紹各種分類方式?看待同一事物的不同觀點?


▌參、業報先後的規則

這一段主要是在說明,為什麼在我們的生活體驗中,有時會碰到以下這種,看似善有惡報、惡有善報的情形。

有的人不明白因果業報的道理,只見到世上有「行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是受苦報;作惡的壞人,卻過著富裕逍遙的生活」,因此便認為沒有因果業力的存在。

還好有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可以解惑: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業依照受業的時間分,有順現受業、順次受業、順後受業等三時業:

  1. 順現受業:今生造業,今生受果報。

  2. 順次受業:今生造業,來生受果報。

  3. 順後受業:今生造業,其他生受果報。

業報遲早的原因 I

  1. 因的力量有遲早:譬如一粒瓜種和一粒桃種同時下種,瓜種當年即可生長結果,而桃種須待三、四年後方能結果。

  2. 緣的力量有強弱:例如同株所生的二個種子,一個在空氣流通,陽光水分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另一個在土壤貧瘠的角落,兩個種子發芽成長的速度一定不一樣。因為諸緣具足,成長自然早些;助緣不夠,自然業果成熟較慢。

業報遲早的原因 II

決定業報的先後,尚可分為隨重的業報、隨習慣的業報、隨憶念的業報三種:

  1. 隨重的業報:就所造的善惡業中,何者為重,何者先報。

  2. 隨習慣的業報:就各人日常的習慣而受報。譬如修淨土宗的人,須一心稱念「阿彌陀佛」,目的就是要養成習慣,一旦臨命終時,一聲佛號就能與佛感應道交,而得往生極樂淨土。

  3. 隨念的業報:由憶念決定去向。譬如有人出門,茫然地來到十字路口,東西南北,不知去向何方,此時突然憶起西街有一位朋友,就朝西方走了。人在臨命終時,亦有隨憶念而受業報感應的。

因果業報的兩個要點:

  1. 因果不會消滅:除非不造因,否則善惡種子永留八識田中,等待緣起而現行,產生作用。(區塊鏈)

  2. 善惡不相抵銷:已種惡因,分受其報,不能以做好事來抵銷應得的惡報。但是多做善事,多聚善緣,可以使惡報由重轉輕;或善緣增多,善力加強,令善果速疾成熟,使惡緣力量逐漸減弱。譬如一杯表示惡因的鹽水,如果多添加善因的淡水,就可以沖淡惡果的鹹味。(種豆不能得瓜、種瓜不能得豆。不會拿豆去抵瓜。)

    因為生活經驗的關係,我們過去讀書時,功過可以相抵。可能剛開始對這個觀點的接受程度會較低。相反的,如果我們以前的經驗是功過不能相抵,就會視為理所當然了。

業比時間公平

這是題外話。

我們有時會聽到這樣的議題:時間是公平的

就絕對值看起來,似乎是對的:從現在開始的一分鐘後,地球上的每個人,都過了一分鐘。你的一分鐘,和別人的一分鐘是一樣的,所以時間是公平的。

當我們深究時間的內容時,就不一定公平了。(等值、等價)

比方說,有兩個同學,都在上課時打瞌睡。

一個是放學後半工半讀,為自己的學費、生活費努力,工作到半夜才能回家睡覺,第二天又要起個大早,坐大老遠的車趕到學校上課。搞不好還要打點弟弟妹妹或生病長軰的日常起居。

另一個則是住在走路到學校只要五分鐘,也許是父母幫他租或買的房子。那為什麼上課時也在打瞌睡?可能是打電動打太晚、或是上夜店、KTV。

這當然是刻意舉的極端對比範例。但有些生活經驗的人,都能體會這種時間的不對等:有人必須為自己的下一頓拼死拼活,很難騰出時間,追求進步翻身的機會;另一種則是生活順遂,順遂到他整天抱怨、無病呻吟,以至於浪費了其實能夠自己充份掌控的時間。

業就不一樣了

你不會有資源上的優勢,心意才是重點。

佈施千金,乃至隨喜,只要心誠專注,福德並無二致。

佛告無盡意菩薩:「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

無盡意言:「甚多!世尊!」

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淨界法師:

「第一,你專心受持一個菩薩名號,專一相續,三昧易成;

第二,觀世音菩薩跟我們娑婆世界眾生因緣深,機感容易成就。

從因緣力、專注力來說,容易成就。」

業比時間公平的另一層涵意是:業不會背叛你

你造了什麼業,無論時間長短、天涯海角,它終有一天會回來找你。

星雲法師說了:你可以不信佛教,但你不能不信因果(下一次主題)。


▌肆、業報的原理與啟示

眾生在生死海裡流轉,生命不斷,就是因為「業」。

業維繫著我們三世的生命,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生生世世,永無休止的在六道裡輪迴不已。

想像一下水的循環與重組

  1. 業力是自己創造,不由神力。

    世間的善惡都是由我們自己所造作,沒有神明能為我們安排,甚至連神通也抵不過業力,因為在世間上的各種力量當中,業的力量最大。因此,自己所造的業,一定要自己去受報

  2. 業報是公平的,絕無特殊。

    不管達官顯貴,或是販夫走卒,做了善事就有善報,做了惡事就有惡報,絕無特權可言。

  3. 業是前途光明,希望無窮。

    福德因緣,有如銀行存款,再多也有用完的時候,要不斷地行善積福。

    相對的,縱使犯下滔天罪惡,負債累累,只要改過遷善,債務終有償清的一天。「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自己的前途操縱在自己的手裡。

  4. 業是善惡因果,決定有報。

    因果通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了解「善惡因果,決定有報」的三世因果觀,可以讓我們捨惡行善,趨樂避苦,乃至今生受到苦果,也不致怨天尤人,而能心存還債觀念,甘心受苦,進而扭轉惡緣為善緣。

【習題】

1.試述業的定義與輪迴說。

2.試述業的性質與種類。

4.試述業報的先後規則。

5.試述業報的原理與啟示。


▌參考資料

》本次進度:《星雲大師全集》p157 第二篇 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