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佛教入門 - 修持方法 - 念佛與助念

一、念佛的方法

(一)共修念佛

去寺院前:吃素

要來寺院念佛的那一天,最好能不吃葷腥,至少也只吃肉邊菜,並且不抽菸、不喝酒。

萬一沒做到,或是到了晚上才想起來要共修念佛,而當天未茹素。沒有關係,不要因此就不來,來了總比不來更好

剛進寺院:寧靜

一進寺院就要輕聲細語,若無要事,最好不說話。

進佛殿前:服裝

自備海青者(有的寺院可借穿),先在殿外穿好海青,更換鞋子(自己的鞋子放在鞋櫃或地上),然後進入佛殿(通常男女會分不同邊)。

剛進佛殿:拜佛

找好位置拜佛(空間較大的佛殿會準備跪墊,一樣男女分邊,穿著海青在前排,便服在後排),一邊拜一邊默念「南無阿彌陀佛」。

集合

聽到集眾的鼓聲,便停止禮佛,排隊站好。未穿著海青者,站於後排。


流程

1. 讚佛偈

如果不會唱,就輕聲地跟著別人唱,唱過幾次以後,自然就會了。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2. 經行念佛

唱念「南無阿彌陀佛」,經行(繞佛)。
轉念「阿彌陀佛」,經行。

念佛時,聽著大眾的聲音,而不是自己的聲音。

繞佛時,不得東張西望,目光自然下垂,若有若無地看著前面一人,順著節拍,沉穩地向前走。

等到轉念四字佛號「阿彌陀佛」時,腳步仍然配合著木魚的聲音走,敲二下木魚移動一步。

此時心裡依然保持平靜,同時要一面聽大眾的念佛聲,一面隨著稱念佛號,不可只聽別人念而自己不念。

3. 坐念

繞佛後是「坐念」,坐下前先向上問訊

以打坐的姿勢坐下(也有寺院是將跪墊轉過來,以平常的坐姿坐在上面),盡量使腿腳等任何部位,不感到不舒服為原則。

把腰挺直而不是挺胸,小腹放鬆,不要仰頭或低頭,如果小腹放鬆後,無法念佛,則不管小腹,而以能念佛為先決條件。

持「阿彌陀佛」名號念佛。

念的速度由正常,逐漸加快。速度快到無暇分心想其他的事情。

4. 止靜

止靜時,坐的姿勢不變。

把身體和頭腦放輕鬆,氣沉丹田,舌尖輕抵上顎,眼睛微睜,亦可閉上。

繼續不斷地 默念四字佛號,不斷觀想極樂世界的 依正莊嚴

」是指 依報,也就是我們身體所處的環境;而「」是指 正報,說的是我們的身心。在極樂世界裡,無論環境或往生的眾生都是清淨莊嚴的。

詳見: 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 第一章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專注念佛而斷一切雜念。

默念的速度要適中,一直不停地默念。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太快了會緊張,太慢了易生妄想。

此時也可採用 十念記數念佛法

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

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

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

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5. 三皈依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6.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7. 法師說法


(二)平時念佛

共修通常一週一次,當然不夠。所以,平時念佛也很重要。

平時念佛可分三種:

  1. 晨朝十念法門

方便工作忙碌的在家居士修行:每日朝起後,修十念念佛。

盡一口氣念十句佛號,或以數口氣念十句佛號。

元朝天如惟則大師:「每日清晨,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

  1. 晝夜不離佛號

不論何時何處或做任何事,坐公車捷運、等紅燈、等電梯、洗手間…,心中常念「阿彌陀佛」。

  1. 以上兩者折衷,得閒即念佛,事忙則做事。

專心念佛時,不計環境淨穢,不論工作貴賤,在清除垃圾、乃至廁所方便時,皆可念佛。

唯有在須用思考、分析、聽講時,不便念佛,因為一念佛就無法專心了。

晚上就寢時可以右脇臥,心中觀想佛身,觀想光明相,全身放鬆,心裡默念佛號,直到入睡。

右脇臥,釋迦佛之遺式也,故曰吉祥臥。吉祥臥者,右手曲肱而枕也。

若能持之以恆,久而久之,即便在睡夢中,也照樣能念佛。

觀想光明,不是迷迷糊糊睡著,而是睡在清涼自在的光明世界中。能消除疲勞,精神飽滿,身心愉悅。


(三)念佛三種人

第一種人,是為了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或是使家人開智慧得平安。此乃消災祈福,解怨釋結。

第二種人,是為了人間苦多樂少,生命危脆,所以求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待至位階不退,再入娑婆,廣度眾生,成就無上佛果。

第三種人,相信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他們念佛,都沒想到求生西方,但是每次念佛,都感到身心寧靜,煩惱減少,而且自己的心力愈來愈能與佛的慈悲願力相應。

此如禪宗四祖道信大師所說:「若知心本來不生不滅,究竟清淨,即是淨佛國土,更不須向西方。」

依佛法來說,

第一種人,仍屬於人天善法,所謂民間信仰的層次;

第二種人是正信的佛子;

第三種人則是上乘的利根。

由於眾生業深障重,在修行淨業時,一開始即以第三種人自居,是不安全的,也是不切實際的;然而僅以第一種人的立場來念佛,所求又太少了。以第二層次來修念佛法門,最落實可靠,既可深植善根而臻於上乘,又能兼得消災植福的現世利益。


二、念佛法門的層次

本節介紹了許多知名高僧的修行方法,我不是很了解,不敢筆記。

修學念佛法門可分兩種層次:第一種是求感應;第二種是不求感應。

淨土法門是三根普被,程度淺的人修淨土,程度較高、根器更深厚的人也是修學淨土,只是態度不一樣。

淨土法門:透過信仰和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祈求在往生後能夠投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三根普被:根器是指眾生的智慧和悟性,眾生的根器分為上根、中根和下根。三根普被是指淨土法門適合各種不同根器的人修行。

初機學佛的人,如果不求感應,由於信心不足,很容易起退心,不想繼續修行。

勸導初機學佛的人,修淨土念佛法門,依彌陀願力求生西方淨土,是最可靠最安全的

念佛不僅為求臨終往生淨土,也能消除現世煩惱及先世的罪障,而得種種利益。這是由於念佛的人,心向著佛,而有淨化身心、莊嚴環境的力量的緣故。

念佛而不求現世利益,也不求往生西方淨土,那必定另有殊勝的方便。

初機者一定要相信實有極樂世界,發願往生西方淨土。即使自心的淨土未現,尚有西方淨土可去。


三、「報恩佛七」的意義

只要我們從佛法中得到過一點受用,就應該「報恩」,因此我們要利用時間好好「修行」,以報答三寶的恩。

修行如何能報恩呢?

修行,可以將我們向上的心力普及到每一個眾生的身上去。只要肯修行,你的心也就趨近於佛法的戒定慧。

在佛法上要報的恩有四種:1.是三寶恩,2.是國家恩,3.是父母恩,4.是眾生恩。

第一種是「三寶恩」:其實三寶恩是無法報的,而三寶本身也不需要我們報恩,只是我們以「報恩」為目標來修行。

第二種是「國家恩」:我們都可以用「修行」來祈禱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第三種是「父母恩」:父母有現世父母和過去世的父母。不要在父母去世後,才遺憾未能克盡孝道;應於父母健在時,好好照顧和孝順,用三寶和共修的力量為父母祈福。

個人修行猶如一根紗,很容易被扯斷,如果許多人一起修行,就像許多紗結合在一起,變成堅韌的繩索,那力量就很大了。

共修的每一個人,都能因此獲得整體的力量。因此,我們為報父母恩,可以「共修」的方式,功德最為殊勝。

第四種是「眾生恩」:「眾生」可能是你的兒女、親友、部屬,甚至怨家以及其他的人,凡是對我們的生命過程中有過幫助的都是。

只要有人曾替你解決問題,啟示過你,以致轉變了你的命運,就是你的貴人。

我們要報「眾生恩」,必須將所有的人,都視為恩人。

我們從小到大,不知接受過多少人的恩惠;佛法說:「眾緣和合所生。」任何事的完成,都是集合了許多人的力量,個人所能提供的,實在很有限。所以,在寺院用齋後,都要感謝所有布施的施主,並祝福他們「有願必成」。

最後要說「佛七」的意義:為什麼要用「七天」的時間來修行呢?

這和天體宇宙的運行有關,從古至今,無論東西方,都以「七天」為宇宙運行之一循環。

我們的身體和精神活動,都是配合整個宇宙的運行而運動,所以用七天的時間來修行最恰當,猶如我們以自己身心的小宇宙,來配合大宇宙而修行念佛法門,

如果七天不夠,還可再增加至十四天、二十一天,甚至四十九天。

參加精進組的,必須在此修行七天;隨喜的則可來一天、兩天,甚至只參加一支香或幾支香,都比自己在家修行的好。

平常我們很少感到自己的業重,只有在修行的時候,才會生出「切膚之痛」,而深刻地感覺到生命就是「苦果」。

也唯有「知苦」,才會發出真正的道心,因為生而為人已是這樣的苦,那麼三惡道的眾生則更加痛苦。

因為能知道「苦」,才會同情其他更苦的眾生。

因此,想要產生慈悲心,一定要先吃苦。吃苦、知苦,並且切實地修行,才會發出真正的慈悲心。


四、助念的意義及規則

聖嚴法師的文章說明的很清楚,我只提兩個方向的思考:

我們一般人,有需求時會希望別人來幫我們,比較少想到別人有需求時,我們去幫忙他們。

除了做功德外,還可以從儲蓄、捐血這個方向思考。

我們的念佛會已成立兩年多了,但成績並不理想。原因是:一則參加的人員太少;二則大家恐怕參加以後,常常要到病危病故的人家去助念;三則大家擔心晚上回家會太遲。


本文進度

第五輯 佛教入門類 :arrow_right: 05-01《佛教入門》 :arrow_right: 下篇:修持方法 :arrow_right: 念佛與助念


參考資料

星雲大師全集 人間萬事 第六十課 睡姿奇觀

法爾辭庫–名相篇

幾個法會現場錄影/錄音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