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真正會被記住的『小事』

一場數理資優生適性發展論壇

具備對他人的關懷、願意用自己的能力幫別人解決問題的利他思維,是我們過去在資優教育比較欠缺的。

大家都很有共識,所謂的資優應該是具備解決別人無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刷題刷出來的解題能力,不是真的資優。

楊維哲教授說故事

楊維哲老師說,如果找他講的話,他心中認為的資優,其實是在於 personality (人格特質)這塊,而不在解題。

楊維哲老師講了一段故事。

葉丙成大三時,換任數學系學會會長。

暑假時,有一天楊維哲老師看到葉丙成在教室黑板寫字,號召系上同學們隔天一起去把數學系髒亂了很多年的地下室(大家的活動空間)做大掃除、大清理、重新粉刷。

老師很好奇,隔天真的會有人去嗎?

隔天一早,老師特地跑去地下室看。

結果看到葉丙成一個人在清理髒亂的地下室。

老師就留下來幫忙一起掃,但掃了一陣子後因為要教課(微積分暑修),只好先離開。後來看到同學們陸陸續續來幫忙,老師就放心了。

老師很好奇後來地下室變怎麼樣,又特地跑來看整理過後的地下室,看到空間變得乾淨舒適,印象非常深刻。

老師說,在他的心目中,真正的資優,就是像這種願意去為大家做沒人想要做的事情的特質。

當年葉丙成快畢業的時候,請老師幫忙寫推薦信,楊維哲老師就把這段故事寫在信裡。他認為有這樣性格的人去唸什麼學校、什麼系,都是沒問題的。

楊維哲老師記得葉丙成,不是因為葉丙成數學多天才(台大數學系有不少超厲害、超天才的同學),而是做了沒有人想要做的事。

沒想到這些事情,老師八十五歲竟然還記得!還津津樂道地跟其他人說著這些往事。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