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是這樣想的:如果你是一個初學者,你最好把淨土的東西先學一學,學個三年再來看其他的。
如果你是一個初學者,我不建議你看太多東西,因為你的根本法寶要先建立起來。佛教的法門真的是各有各的方向,各有各的路頭,真的,每一個所緣境都不一樣,過程不一樣。
所以我會建議對初學者加以保護,少看其他的東西,先把對淨土的皈依的建立起來。好,你可能花三年或者五年,你對阿彌陀佛的佛號,對淨土的功德一心歸命了,這個時候我會建議你,你要慢慢學習其他東西,充實你的養分,你可以廣學。
在不影響你一心歸命的情況之下,你慢慢學習天台的止觀、唯識的止觀,他們的操作各有各的好處,對你調伏煩惱很有幫助的,你一用就馬上知道,這個方法非常好的,但是你調伏以後,它不會影響你對佛號的皈依,你會對佛號更皈依了。
所以初學者要專。這個就跟種樹的道理一樣,先種起來,再求它的茂盛。初學者你學太雜,我不認為這樣是好的,不好!因為你不知道自己該走哪條路了,太多選擇了。
但是你對佛號已經建立信仰的,你還閉門造車,那你就吃虧了。佛陀講那麼多東西,對你會有很多幫助,你不要去拒絕佛陀開的藥。只要對你往生有幫助的,你都可以拿來用。「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道理是一個,就看你的次第。
所以你看蕅益大師,他提出了專修和圓修。專修適合初學者。你對阿彌陀佛信心具足了,你這個佛號操作已經到一定的水平了,你可以廣學。適當地學習怎麼調伏自己,怎麼引導自己,怎麼跟自己溝通,你這個佛號會念得更好,這就是助行,這樣變成正助二行就是圓修了。